时间:2022-09-23 08:36 | 栏目:新闻 | 点击:次
来回答一下~感触最大的是需要接受治疗的不仅仅是病患,还包括旁观者!
继2018年《不过是分手》后,2019年上映了第二部,这一部是接上第一部之后的故事,一开始光看这个剧的名字时,会觉得是一部都市爱情电视剧,但其实看完这两部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故事。
主要故事情节讲述的是女主陪着有着精神分裂症的男友,寻找解决方法的爱情故事。在剧中,男主角张路有着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格,一个是温柔体贴的张路,另一个是霸道不讲理的陈希,面对这样两个性格的男友,小雅有时候也会陷入到尴尬和纠结中。之后小雅鼓励男友去接受治疗,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最后的结局让人值得反思。
在剧情中张路和陈希出现了友好相处的阶段,但是这种现象是短暂的,很快就消散了,当两人人格开始融合的时候,张路问出了,“这样不好吗?”,他不是觉得融合不好,但是他已经舍不得他身体里的另外一个人了,那个霸道暴躁的陈希,在以往的日子里,他们虽然相处的很困难也很烦恼,但是似乎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现在有了良好的治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时,竟然会有些舍不得。
张路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虽然陈希有着暴力的人格,但是张路自己知道,陈希和自己一样,所有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所以他并不会觉得陈希的存在是错误的,尤其是在相处之后,他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陈希并不是用暴力的行为来取代张路,甚至他是在帮助张路,希望他能够为此转变一些,即使牺牲自己也没有所谓。
这部剧在大结局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其实拥有两个人格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选择去治疗,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即使治好了病,也不能说明我们是错误的。人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其实需要治疗的不仅仅是病患,还有其他的旁观者。
其实说到底,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确需要选择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学会反思,我们要治疗好病人的同时,可以去接受另一个性格的人么?我们只是一味的苛责张路,为什么不能去进一步了解那个隐藏在内心的陈希呢,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宽容别人,这样也许才是治疗他们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