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文章正文

中东难民为何不来中国(中东难民为什么不往就近的沙特、阿联酋等富得流油的国家跑)

时间:2022-09-24 06:33 | 栏目:新闻 | 点击:

沙特、阿联酋等富得流油的海湾国家,实际上也在接收难民,只不过在【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为“0”。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海湾国家没有“难民概念”,他们都没有签署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也就是不承认国际认定的难民身份。尽管这些国家接收一部分中东难民,但又不能声称这些人是难民,只能被迫承受不明真相的人“泼来的水”,其中脏水是不会少。

最后还是半岛电视台出面披露,沙特实际接收30万叙利亚难民,阿联酋接收15万、科威特接收13万。不过,这个数据还是啪啪打脸,不要说欧洲接收的60多万中东难民,就算中东小国黎巴嫩就接纳100万叙利亚难民、37万巴勒斯坦难民。

海湾富国接收难民问题,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大讨论,基本的声音是批评:你们经济实力雄厚,有宗教道义上的责任,应该帮助穆斯林难民。沙特遭受最多的质疑,现在中东的难民基本是逊尼派,而沙特取代埃及是“逊尼派国家的老大”,更没有理由对难民视而不见。

有人提出,中东难民去海湾国家,这条道不好走,要经过不少沙漠地区。这话是不错,路子是不好走,但是古代的阿拉伯人尚且能够突破地理限制,现代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可要强很多。主要还是看人家有多少诚心,如果各种好福利满满,那么中东难民又何惧道路艰苦。

事实上,中东难民喜欢往欧洲跑,除了就近迁徙外,就是因为福利好。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欧洲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救助体系完备,可以提供大量中低端产业就业机会;2、欧洲“白左思想”盛行,欧盟的《申根》协定让中东难民跨境流动方便;3、欧洲有大量穆斯林社区,中东难民可以去投奔亲友,并享受高额的难民补贴。

那么,海湾富国对接收难民不积极,不对吗?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仅仅从宗教感情上考虑,他们确实要拉一把难民,但是从国家利益考虑又不能简单地收留。

中东难民给欧洲造成的混乱,已经说明接收带有负面效应,比如增加接收国的财政负担、难民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难民流动成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掩护。以德国为例,默克尔总理引进大量难民,直接导致德国犯罪率攀升,数度发生民众大规模的反伊斯兰化示威游行。

因此,海湾富国接收中东难民是谨慎的,他们多数还保留着实权的王室,保持社会稳定是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难民的涌入,尤其是世俗化难民的涌入,对于王室威权统治可不是什么好事。同时,接收难民是要花钱的,数量庞大的难民意味着大笔的真金白银支出,这些年油价下跌让海湾国家的钱袋子也是紧巴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