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文章正文

皇子妃奋斗史(在古代为什么皇子们都想做皇帝)

时间:2022-09-24 10:10 | 栏目:新闻 | 点击:

为什么都想做皇帝呢?我想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皇帝的位子越来越重要

中国古代主要是两个方向集权。一个是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二是君主集权:中央的权力向皇帝集中。削弱地方权力一直是个趋势,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后,虽然汉朝初年有分封,但异姓王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就被收拾完了。

同姓王到汉武帝的时候,也被修理得不成气候,再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之后漫长的封建岁月,基本上是有封地的勋贵,只能享受经济利益,没法染指地方治权。加上行政、财经、军事等制度的完善,地方上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

而君主集权,也是一样的趋势,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春秋战国以前,那些有君主继承权的兄弟们有时候还让一让,之后大家都争着去当了。为什么呢?主要是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大,生杀予夺。

二、不争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

既然君主权力大,那么不当君主的收益就非常小了,或者说负面收益就大。比如要是有个贤明的兄弟在皇位上,你还可以优哉游哉做个亲王。虽然聪明的人疑心大,会整天提防你,但睿哲者,智商大多时候是在线的,不会干出来太出格的事情。

如果是智商和情商都不在线的兄弟当上皇帝,那么你的日子就惨了。可能连自己的老婆儿子都保不住。历史上许多昏庸的皇帝、残暴的皇帝,干出来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数见不鲜。

三、大家的机会都差不多

大家都是亲兄弟,机会都是有的。虽然传位讲究立嫡立长,但是嫡和长是变动的。首先是子以母贵,要是母亲不贵了,那么孩子也就不贵了。历史上有许多被废除的皇后和皇贵妃等。其次,如果长子、次子等挂掉了,那么排名顺序就会变动。就是不挂掉,被贬为庶人等等变动,也会影响继承权的变动,所以这样的操作可以有很多。

既然大家机会都差不多,而失败的残酷遭遇又那么明显,只有拼搏一下了。当然也有觉得胜利机会不大,早早退出竞赛圈的,比如李煜、康熙的三阿哥允祉等等。即使是退出竞赛圈,也要关注时政、提高本领。李煜整天的用“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人?”等等表白心迹,把自己玩进去了,等到皇位突然砸到自己身上,却因为荒废政事,没有帝王权术和本领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