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2:52 | 栏目:新闻 | 点击:次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
当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收益下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现金流量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具有原因复杂、偶然性大、潜伏期长等特点。
现金流量风险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现金流量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现金周转速度减慢
现金周期速度减慢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存货增加。由于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导致产品积压,库存增加,存货周转期延长。
二是收款延迟。因为客户的原因,企业应收账款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回收,导致收款延迟,应收账款周转期相应延长。
三是付款提前。因为供应商或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提前偿还了供应商的货款,导致企业应付账款周转期减少。
(二)销售规模扩大
当一个企业迅速扩张时,销售规模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仍会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为不断扩大的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如果一个企业以超过其财务资源允许的业务量进行经营,将可能会导致过度交易,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三)营运资金被占用
营运资金不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企业内部,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企业的营运资金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而是将其用于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收益,使现金流入存在长期滞后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销售款不能及时收回而引发的风险——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赊销导致销售款不能及时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如果企业到期不能及时收回销售款,一方面会使营运资金减少,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会造成企业偿付负债能力下降,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偿付应付供应商的货款或其他应付款项。
信用风险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极大。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引发信用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业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突发性坏账引发的风险
(二)大量赊销引起的风险
三、流动性不足而引发的风险—流动性风险
流动资产是企业为偿付其债务所持用的现金数额或可以迅速筹集的现金数额。它包括现金及可以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其中可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存货的变现能力和速度没有应收账款强。
造成企业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是:
(一)增加流动负债,用于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
(二)增加流动负债,弥补营运资金不足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弥补营运资金缺口,某些企业采用了申请银行短期借款等方式,增加企业的流动负债,用借入的资金弥补企业的营运资金。由于流动负债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引发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四、投资失误而引发的风险——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投资失误,无法取得投资回报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企业由于投资失误引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增加偿债风险。
二是连累主营业务的风险。
投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增加,超过原计划,使企业不得不继续追加投资;二是投资项目失败,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企业所投入的资金被白白地浪费掉。
五、相关方损失而引发的风险——连带风险
连带风险是指由于相关方发生损失,企业受到牵连而引发的风险。
连带风险最常见的情况是:某企业以自身的资产为其他公司作信用担保,由于被担保公司发生重大损失,该企业也会因连带责任而不得不承担被担保公司的相应义务,最终结果是被担保方的损失转移到了担保方。
针对不同成因的现金流量风险,企业应采取不同的预警方法。对于营运资金风险。
应通过现金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等指标进行预警,现金循环周期的延长以及销售额的增长都会引发企业的营运资金风险。
对于信用风险,应通过有关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指标进行预警,应收账款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并引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于流动性风险,应通过有关企业流动性强弱的比率进行预警,无论是速动比率还是流动比率的降低都意味着流动性的降低,都预示着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增加。
对于投资风险和连带风险,应通过对投资项目或相关方的收益、资金等情况的监控实现风险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