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0:49 | 栏目:新闻 | 点击:次
谢谢邀请,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比起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传统体系远远要比他们完整,在人们思想上留下的固有的传统,就会深入人心,扎下深深的根基,一代接着一代,自然的就沿袭着传承了下来。
就算中国人再接受外面的新文化,新思想,外来的新事物也很难对它的根基进行冲击。因为新生的事物需要有它生存的土壤,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它生存的土壤,外来者只有慢慢的渗透,也不能使中国人彻底改变旧的传统观念。
中国人的传统讲的是关爱幼童,抚养幼童。尊敬老人,帮扶老人。经过长时期的传承,才形成了传统尊老爱幼的思想体系,它的内容包括忠孝仁义。所谓忠,就是做人要厚道。孝就是要赡养父母,帮扶父母。仁就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平等对待所有的人。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必须得有一颗报恩的心。
中国人为什么会说百善孝为先,说到它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道德。因为,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得到了父母在百般的呵护中,才能长大成人。
从生命的开始,走到生命的盛旺时期,再从生命的盛旺时期转入到生命的衰竭。不宣扬孝顺父母的话,在年老体弱,即将走到生命终结的这一时期,要是得不到保障,就会感到孤独和无奈,在想象中,这种结局是多么的悲惨啊!传统中不提孝能行吗?只能用道德来规范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必须尽孝的行为。
在西方国家不同,他们有儿女情,也有父母情。只不过他们没有传统的方式,能在思想上用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是建立健全法治的硬性框架体系,使人从小到老在抚养上和赡养上,强制性的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沿着法律的轨迹走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