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8:02 | 栏目:新闻 | 点击: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举个例子。
有一家国有的老字号饭店,改革开放以后一直长期亏损,亏损的还很严重。
由于这家饭店太有名,国家也不希望它垮掉,于是给政策让饭店进行改革。
结果好了,饭店确实也是改革了,搞了不少名义上的改革措施,结果不但没有扭亏为盈,反而越亏越多,最终连国家也撑不住了。
万般无奈下,国家只能将这家饭店完全承包给一个私营老板,让他负责管理,自负盈亏,有权解雇饭店里面任何职工(被解雇的会调到其他国有饭店)。
结果,这个老板来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把饭店搞好了。当年饭店不再亏损,还赚的盆满钵满。
政府觉得很奇怪,派人来取经。
老板说的很有意思,他改革没什么法宝,就是打掉了饭店里面之前的一群利益集团而已。
饭店里面利益集团是什么东西?
就是国有饭店几十年延续下来的一批干部。这批人有着时代特色,大部分都是外行管理内行,很多还是政工干部,对饭店的经营一窍不通,却喜欢事事过问。
他们用政府机关那套方法管理饭店,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整人非常厉害。他们又分为两个派别,互相内斗,连勤杂工进入饭店都要先站队,不然根本干不了。
饭店大部分经历用在人斗人上,哪里还有经历去兼顾经营。
反正当时饭店吃大锅饭,干好干坏这些人都是国家发工资,对他们没什么区别。
所以,饭店越搞越差,菜的质量差,菜品几十年不变,服务员态度极为恶劣。
同时,这两个派别都很贪,用尽方法贪腐,国家拨给饭店的资金,相当一部分被他们吃喝或者公款消费掉了,至于拿回扣更是拿的不亦乐乎。
简而言之,对这些干部来说,饭店这么经营对他们最有利,可以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至于饭店本身怎么样,他们不关心。
这个老板来了以后,二话不说就将这两个派别的主要干部,全部赶走。
随后他建立一套奖金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干的好赚得多;工作上采用竞争制度,大厨二厨什么都看业绩,好的就上去,不好的就下来,末尾一个直接淘汰到底层岗位;还搞了监督制度,频繁查账审核,发现有贪污情况直接滚蛋。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局面,原本控制饭店那批人没了,现在的员工为了自己多赚钱、往上升,都拼命的工作,毕竟这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由此,饭店各方面都有极大提高,一下子就扭亏为盈。
说了这么多,啥意思?
这个饭店的改革其实很简单,打垮了原来饭店的既得利益集团,废除了他们之前不合理的制度,建立了新的制度,将饭店的利益从他们口中夺过来,交给真正愿意做事的人。
这样一来,饭店肯定会好啊。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本质的区别就是这样。
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根本没有实权,控制国家的是满清权贵集团,还是那批封建权贵,没有改变过。
这些人经营满清,就像最初那批干部经营饭店一样。虽然饭店被搞得很烂,但不会动摇他们的控制地位。这些满清权贵通过控制国家权力,获得了大量的利益。末代恭亲王溥伟之子毓曾回忆,他家到清朝末年,还有近1万顷土地。
这些土地怎么来的?就是靠掌握国家政权抢来的。一点国家政权控制不住了,这些土地就都要被国家设法夺走。
而戊戌变法本质,就是像后来老板一样,要从满清封建权贵手中抢夺一部分权力,由新派来做主,发展国家。
那么,满清权贵集团自然是不可能同意,谁会主动放弃利益了?
关键在于,光绪又没有实权,手下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所以戊戌变法压根不可能成功。
而明治维新的本质在于,倒幕派已经通过武力打垮了幕府统治,摧毁了日本封建权贵接团对国家的控制,夺权成功。
这就像那个饭店老板一样,已经完全控制了饭店,想怎么做都可以,甚至可以随意赶走那批之前控制饭店的干部。
而明治维新的本质,是新兴的日本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权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由于国家已经被日本资本阶级控制,怎么改革,怎么发展都可以了,明治维新自然会成功。
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中国历史或者说东亚历史上,极少有主动放弃权力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平手段基本无用,最终都是要用武力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