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6:56 | 栏目:新闻 | 点击: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启了春秋时代;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登基为皇帝。这568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纷争不断,无日不战,无月不攻,人们早就厌烦了战争,渴望统一。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在公元前210年逝世,公元前209年爆发大泽乡起义,华夏暂时享受了12年的和平时光。陈胜、吴广的起义如星星之火,大秦帝国疆域内迅速爆发六国复辟,天下重归战国时代。经过将近七年的血腥战争,刘邦再次完成统一大业,其基础就是天下百姓希望统一,不想再战!
汉朝从公元前202年建立,到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国家已经安享太平盛世将近四百年,天下群雄并起,相互攻伐,谁都没有实力完成统一大业。东汉各地郡守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曹操穷其一生,殚精竭虑也只能完成统一北方的重任,而西南的蜀汉、江南的东吴两个割据政权联合拒魏,故三国无法完成一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代正处在合久必分的时间段,故三国迟迟不能统一;西晋统一三国后,不过数十年,就迎来了更长的分裂时间段。
秦朝末年,全国人口三千余万,经过三年反秦战争,四年楚汉战争,全国人口剧减至一千五百万。在七年的战争中,无数精英人物战死,七国贵族几乎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再没有人站出来复国了。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中,只有韩国还是老韩国的后代,不过刘邦在死前就将绝大部分异姓诸侯消灭了,诸侯国的领土要么归中央,要么分封给了刘氏宗亲。反观三国时代,英雄人物辈出,每个国家都有能人志士出现,且不曾断代,故三国在短时间内谁也无法完成统一。英雄人物辈出会导致战乱不断,《道德经》里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东汉末年全国人口约5600万,当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且天灾不断,以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法养活那么多的人口。于是黄巾大起义爆发,在平叛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官军与黄巾军反复屠杀百姓,造成人口锐减。接着三国时代到来,三国连年征战,人口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到西晋统一全国时,全国人口约1600万。由此可见,在古代人口数量越多,则统一越艰难;人口数量少时,统一就容易得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总人口约3800万,三国皆有实力割据一方,故统一过程十分艰难!那些枭雄人物不战死,则灭亡一个国家十分困难!